Post

携号转网记

在涉及人的事情上 (这里指客服),我一般是不愿意折腾的,但运营商 (尤其是移动) 对待客户的做法,有些过于离谱了。


原因

携号转网的最主要的原因,是过高的价格。一些环境的变化,让我每天能连免费 WIFI 的机会大大减少;又沉迷了某辣鸡手游,流量消耗大幅增加。这一来一去,原本少得可怜的套餐流量,就完全不够用了。
原运营商是中国移动,月费约 40元,包含 10GB 左右流量和少量通话时长,可以接入 5G 网络。我知道这很烂,但因为需求很小,够用就一直这样很久了。
起初是打算找移动的优惠套餐换换,于是查了查本地的套餐资费。
首先是原套餐,这才知道理论上只有 3GB 流量,只能使用 4G 网络。多的几 GB 流量和 5G 接入权,都是移动念我是老用户施舍给我的。
更改套餐的价格也高得离谱,列举两个如下:

约 130 元,30GB 流量, 400 min 通话时长
约 160 元,40GB 流量, 600 min 通话时长

作为老用户,我还能享受一些优惠。在一段挺长的时间内,上述套餐每月有 40元 左右的优惠,如果选更贵的套餐优惠还能多一些。
这些明面上的选项,性价比低到完全无法接受。当然还有一些隐藏选项,比如有名的 X元保号套餐,与互联网大厂合作的定向流量套餐,还有新号或转网用户独享的优惠套餐。这些套餐不会在 营业厅app 或网站给用户列出,也不可能自动化办理。但如果和人工客服交涉,并用投诉相威胁,大概率是办得成的。只是我个人,极端反感这种 “会叫的孩子有奶吃” 的套路。
那么两家竞争对手呢?分别列举一个满足我需求的廉价套餐参考:

中国联通,约 30元,120GB 流量 (其中 40GB 全国通用),100 min 通话时长。属于合约优惠,持续 2年,结束后可更换套餐或者携号转网。
中国电信,约 40元,60GB 流量 (全国通用),100 min 通话时长。长期有效。

对我最关心的流量,移动要贵10到20倍。


另一个原因,是移动的推销过于烦人。且不说 10086 号段发送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短信,客服平均每个月会打 3次 以上的电话,活人和机器人都有,“贴心”地提供优惠和升级服务。但每次耐着性子听 ta 讲完,就会发现除了得加钱,还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提升。即使严厉地表示 “我不需要,不要再打这种电话了”,最多也就能安静一个月,之后还是照旧。

流程

携号转网的流程本身十分简单,自动程度也很高。

首先发送 CXXZ#真实姓名#身份证号 到对应运营商 (移动10086,联通10010,电信10000),查询是否满足携号转网条件。很快会有自动短信回复,如不满足会列出具体原因,许多原因是可以通过客服远程解决的。

确认条件满足后,发送 SQXZ#真实姓名#身份证号 到对应运营商,获取授权码。授权码 1h 内有效,过期可重新发送短信获取新码。我连续发了数次 并没有触发 cd。带授权码和身份证,到目标运营商的线下营业厅办理转网 (似乎限制本省),除了可选套餐稍有区别,和办理新号几乎一致。

转网办理后,新运营商提供一张实体卡,号码不变,下一个整点转网结算,旧卡失效新卡生效。

旧卡余额不会转入新卡,退余额理论上需在次月三日后,于本地营业厅 (精确到市),持身份证办理。

吐槽

这个的简单的流程走完,槽点还真不少。

最大的槽点,是整个转网流程中,移动客服打了二十多次我的电话。
转网前一周,我人在外地,只是短信查询是否满足转网资格。刚发完短信不到一分钟,就有第一个客服打来。当天共打来近十个电话。我回到办卡地,获取授权码后,又有十多个客服打来。最离谱的是在我已经转网完成后,几天内仍然陆陆续续有五六个客服来电。
电话内容就两种。第一种是挽留,主动提出每月免费赠送一丁点流量,或是升级一个 营业厅app 中不存在,但也没好到哪去的套餐。第二种是寻求反馈,问我是什么原因要坚持转网,他们的服务有什么问题。
能看出他们真的很急,但可笑的是,这二十多个人完全没有通过气,绝大多数甚至不知道在自己之前有别的客服打来过,不断用相同的条件挽留,询问相同的问题。可以看出移动这方面的管理之低效。而前面提到的每月数次的推销电话里,从没提供过这些。
还有一位客服大姐让我印象深刻。打来一上来先说每月免费送 5GB 流量,听出我嫌少还要转网,就说我听错了是送 10GB。我说即使送 10GB 你们相比别家还是贵太多,她又说我听错了报了更高的数。就这么连着几回,承诺的赠送流量到了 40GB (她还是坚持我听错了,一开始就要送 40GB)。我心想这样也能满足我的需求,和别的运营商比性价比也没那么低,就说你先送我流量吧,我再考虑考虑是不是转网。这时她又开始说我每月消费不满足最低标准,需要到 70元 左右,不升级套餐也可以,但每月自动按 70元 结算,搞得我十分无语。连这种手段都使出来,用户流失恐怕是和她这样的底层员工的绩效挂钩。

另一个槽点是查询转网条件的时候。初次查询时,自动回复大致是 “携号转网会影响您的宽带业务,请提前做好准备”,尝试获取授权码也是完全相同的回复。这回复简直迷惑,它不下是否能够转网的判断,而是让我“提前准备”。而这个手机号就是一张电话卡,从没办过什么宽带业务。
无奈只好再转人工客服,查到这个所谓的宽带业务完全免费,似乎是与移动 WIFI 相关,用她的话说,”主要是方便大学生在宿舍用手机上网”,好在可以立即取消并生效。
办卡的时候我确定是不包含这个业务的,估计又是和员工绩效挂钩,某次推销电话,客服想反正不要钱就未经我同意擅自加上了。营业厅 app 试着查何时办理,也看不明白。

最后是取话费余额。包括从众多打来的客服询问,还有自己打 10086 主动问,竟然没一个客服能说出一个详细的流程。办完转网后顺路去移动营业厅问,才有一个客服明确的说,必须在次月 3日 后,携机主身份证到该营业厅办理。
然而这又是人为制造的困难,同省别市的营业厅不行,得第二次跑回来。转网实时结算后,原运营商的服务已经停止,当月话费也完全确定,但必须得等次月三日后。电话卡本身高度实名,但必须携机主身份证到线下办理,不能转入微信或支付宝账户。
网上有找到其他省的用户,通过投诉让运营商远程把余额转入移动支付,熟悉的 “会叫的孩子有奶吃”。

暴论

中国大陆的移动通信,在世界范围内性价比也很高,资费便宜、覆盖广、速度也不错。但这不是上述离谱情况发生的理由。
三大运营商已经高度垄断,也都更关注推新,而不是给老用户提供优质且廉价的服务。不论哪家,转网后套餐性价比更高的情况普遍存在。但不限本省,放眼全国移动似乎都是对老用户宰得最狠的一家。
不管是在政府要求下,刚开放携号转网服务时,还是广电作为第四家运营商入场时,都有人说移动的破烂服务会流失大量用户,迟早药丸。然而虽然市场份额有所下滑,移动的份额仍然相当于另俩家的总和12。有怎么宰都不离不弃的用户,躺着当爹就能把钱轻松赚到,又有什么动力改善服务?大概只有真的有人转走时,才会象征性的急一下吧。

在自己还能理解的“价格是否划算”的领域,用脚投票是这样;在还没那么理解的领域,用手投票别提有多难了。我很能理解这种,还能凑合就先保持现状的态度,能有得用就不错了,毕竟大事小事,都受过太多的折腾。但越是这种图安稳图省事,越像是在说“我好欺负”,会被不断试探底线,搜刮去宝贵的东西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.